为加强教师对“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的理解,提升教师团队的研究性备课能力,2025年7月20日,2025年义务教育师资薄弱环节改善暨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万名优秀中青年教师培育计划项目)—小学数学培训班全体学员,在许昌学院E楼209教室参加了由汝州市实验小学带来的《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研究性备课实操》以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课例载体。

上午的实操围绕“依据目标展开导入设计、活动设计”这一主题的叙写展开。各小组在王艳娜、田艳等指导团队的指导下,以精心编制的三角形的内角和学习目标和教材为依据,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各个小组围绕“如何让学生直观感知、深度理解三角形内角和为180°”这一核心,展开头脑风暴。

有的小组从生活情境切入,让学生在测量、拼接中自主发现规律;有的小组善用创新,计划通过运用活动三角形内角的变化,凸显“变中不变”的数学本质;还有的小组聚焦低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准备了拼剪、折纸等实操活动,让抽象定理落地为可触可感的体验。分组展示研讨时,组员们时而为一个环节的设计争得面红耳赤,时而因一个巧妙的点子相视一笑,思维的火花在碰撞中愈发璀璨。在深度的交流研讨中,教师们深刻认识到,落地的学习活动是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要导向。
学员互评与导师总评是培训研修中最出彩的一笔。同伴们中肯的建议促使我们反思设计细节;导师高屋建瓴地指导,使参训学员明白:活动设计需要进一步强化活动的任务与核心目标的对应性。导师强调“一致性”的灵魂在于自始至终——这让参训学员醍醐灌顶。
下午的研修聚焦“学习评价设计”,各个小组紧扣学习目标和学习活动,精心设计评价任务。大家纷纷发挥聪明才智,或课后练习改编,或网络参考,设计的评价任务个个新颖且有据可依,成果展示中卡卡的拍照声,让人叹为观止。学习评价在教学评一致性中,既是“指南针”,也是“调节器”,更是“检验尺”。课堂教学中,确保教、学、评形成合力,才能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与目标达成。各个小组依据学习目标,精准雕琢评价任务与量表。
此次培训,从判断三角形内角和推理的对错,到实操测量、拼图验证的过程性评价,细化评价指标,让教学评价可观测、能落地,为课堂教学效果的精准把控提供标尺。不仅是教学设计的实操练兵,更是教学理念的深度更新,助力参训学员在“教学评”一体化征程中稳步前行,为打造高效数学课堂筑牢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