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教研(一)——图形与几何(舞阳小学数学)

作者:陈会苹   编辑:张燕    时间:2025-10-16    点击数:

为助力打造县级学科教学骨干团队,引领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2025年10月15日下午,“国培计划(2025)”农村骨干教师能力提升项目——县级骨干教师培训小学数学班(舞阳)全体学员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小组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分组进行,第一、二小组在许昌市魏都区教育科学研究与教师发展中心的宋晓红老师的带领下聚焦“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中‘图形与几何’部分”进行小组教研活动。宋老师结合具体课例,对图形的认识、位置等内容展开细致分析。在图形认识课例中,她指出要引导学生多感官参与,通过观察、触摸等方式建立图形表象;在位置相关课例里,强调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熟悉场景中理解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概念。

第三、四组的学员老师在许昌市文峰路小学高级教师高利芳老师带领下开展了“图形与几何”课例专题研讨交流活动。高利芳老师结合“图形与几何”的学科特点,率先梳理教材变化脉络。她提出,该板块知识点关联性强,教师需跳出单课时局限,像串联“几何拼图”一样沟通知识联系,比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中,既要立足教材编排,又要关联长方形面积推导逻辑,帮助学生构建连贯的知识体系。同时,高老师强调教师要以“研究”姿态推进教学:研究自身在空间想象、动手操作指导等方面的特长,找到“图形与几何”教学的突破口;研究学情差异,关注学生在图形观察、公式推导中的思维卡点,从“爱”出发设计分层任务,兼顾课堂效率与学生身心健康。

在数学思维培养环节,高老师结合实例拆解“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核心思维类型。她以“圆柱体积推导”为例,指出教师可通过“把圆柱切拼成长方体”的操作,渗透转化思维;通过“观察图形边长、面积的数量关系”,强化逻辑思维;通过“用数轴标注图形边长范围”,衔接数形结合思维,让八大数学思维在具象教学中落地生根。

此次小组教研活动,不仅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宝贵的课例范本和教学思路,更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专业化平台。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不断反思与精进自己的教学实践,让图形与几何的课堂真正成为启迪学生智慧、绽放思维光彩的舞台。

Copyright@许昌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版权所有 旧版回顾

 地址:河南省许昌市八一路88号 联系电话:0374-2968958 邮编:461000

您是到访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