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数学美”教学研究阶段性成果展示(舞阳小学数学)

作者:陈会苹   编辑:张燕    时间:2025-10-24    点击数:

2025年10月23日上午,“国培计划(2025)”农村骨干教师能力提升项目——县级骨干教师培训小学数学班(舞阳)全体学员在许昌学院文科综合楼E-118教室参与了由许昌高利芳名师工作室开展的“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数学美”教学研究阶段性成果展示活动。此次活动围绕“教学评一致性”与“核心素养培育”,旨在全方位展示该领域教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与丰硕成果,搭建教师间交流合作的桥梁,进而推动数学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

活动伊始,高利芳老师首先系统介绍了工作室的团队概况:从成员构成的学科背景、教龄结构,到团队秉持的“深耕课堂、协同探究”理念,让在场者对这支研究队伍有了清晰认知。在高利芳老师介绍之后,席小倩、俎露露、王海花、芦梦梦、周雪琴、李铎、孙晶鸽七位工作室优秀成员依次登场,带来七节聚焦“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微型课展示。从低年级的《认识平面图形》《线段、射线、直线》,到中高年级的《探秘三角尺》《轴对称、平移旋转》,再到《圆的面积》《圆柱的再认识》《再探平面图形的面积》,覆盖不同学段与知识模块。七节课各具特色,有的注重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真实问题中应用数学;有的着力于探究活动的设计,激发学生深度思考。这不仅展示了教师们扎实的教学功底和创新的教学设计能力,也体现了对“以生为本”课堂的深入探索。本次微型课展示活动为全体国培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有效促进了教师在“图形与几何”领域的专业成长与教学反思,对提升老师们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后,高利芳老师以《“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数学美”教学研究阶段性成果展示》为题,作了系统的课题报告。报告中,高老师从课题组成员构成讲起,清晰阐述研究背景——立足新课标对“数学文化与美育”的要求,聚焦“图形与几何”中对称美、简洁美、逻辑美等特质的挖掘与教学转化;明确研究目标为探索“数学美”融入课堂的路径,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与学科素养;梳理研究步骤从文献梳理、课例研磨到成果提炼的全过程;详细介绍当前研究进展,包括形成的典型课例、教学策略及学生反馈;并展示了阶段性成果,如系列教学设计、教学案例集等。同时,高老师也坦诚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如“数学美”评价体系待完善等,并提出了后续改进方向。

最后,活动还精心设置了交流互动环节。教师们围绕“图形与几何”领域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体会,同时也坦诚地提出了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挑战。在交流中,教师们相互启发,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有的教师提出了利用游戏化教学的方式,将几何知识融入游戏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有的教师则强调了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认为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学习效果。

此次“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数学美”教学研究阶段性成果展示活动,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成果、交流经验的平台,也为数学教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数学美”教学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谱写新的篇章。

Copyright@许昌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版权所有 旧版回顾

 地址:河南省许昌市八一路88号 联系电话:0374-2968958 邮编:461000

您是到访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