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打造县级学科教学骨干团队,引领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2025年10月23日上午,“国培计划(2025)”农村骨干教师能力提升项目县级骨干教师培训——临颍小学数学班全体学员,在许昌学院E楼118教室参加了由高利芳名师工作室开展的“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数学美”教学研究阶段性成果展示活动。此次活动围绕“教学评一致性”与“核心素养培育”,旨在全方位展示该领域教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与丰硕成果,搭建教师间交流合作的桥梁,进而推动数学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

活动伊始,高利芳老师首先系统介绍了工作室的团队概况:从成员构成的学科背景、教龄结构,到团队秉持的“深耕课堂、协同探究”理念,让在场者对这支研究队伍有了清晰认知。在高利芳老师介绍之后,工作室优秀成员依次登场,带来七节聚焦“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微型课展示。
从席小倩老师《认识平面图形》的启蒙之趣,到祖露露老师厘清《线段 射线 直线》的严谨之思;从王海花老师带大家《探秘三角尺》的动手之乐,到芦梦梦老师展现《剪纸中的数学》的融合之美;再从周雪琴老师推导《圆的面积》的转化之妙,到李铎老师深化《圆柱的再认识》的空间之想,直至孙晶鸽老师贯通《平面图形的面积》的体系之建。七节课,七颗智慧的结晶,层层递进,勾勒出小学阶段“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完整脉络。

课后,每位授课教师都深刻阐述了自己的设计理念。高利芳老师更是在总结中画龙点睛,她强调:数学课堂应成为学生思维生长的沃土,要着力推动学生的认知从“几何直观”迈向“空间观念”;教师要精心准备、有效管理学具,让操作成为内化知识的桥梁;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都必须通览并深度掌握小学全段教材,做到心中有树,教学有术。
最后,高利芳老师以《“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数学美”教学研究阶段性成果展示》为题,作了系统的课题报告。报告中,高老师聚焦“图形与几何”中对称美、简洁美、逻辑美等特质的挖掘与教学转化;明确研究目标为探索“数学美”融入课堂的路径,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与学科素养;梳理研究步骤从文献梳理、课例研磨到成果提炼的全过程;详细介绍当前研究进展,包括形成的典型课例、教学策略及学生反馈;并展示了阶段性成果,如系列教学设计、教学案例集等。同时,高老师也坦诚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如“数学美”评价体系待完善等,并提出了后续改进方向。

最后,活动还精心设置了交流互动环节。参训学员围绕“图形与几何”领域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体会,同时也坦诚地提出了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挑战。在交流中,参训学员相互启发,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此次“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数学美”教学研究阶段性成果展示活动,不仅为参训学员提供了一个展示成果、交流经验的平台,也为数学教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